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我市堅持綠色生態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做好生態文章 描繪幸福底色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林顯軍 梁馳 時間:2021-07-29 09:32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森林走進城市.jpg

  市區一角——森林走進城市,城市擁抱森林。梁文棟攝


  編者按

  2020年,陽江市榮獲“幸福宜居之城”榮譽稱號,新添一張靚麗名片。今年,陽江又入圍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1年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活動的候選城市。目前,該項評選活動已進入網絡問卷調查階段,幸福陽江再次備受關注。今天起,本報推出《幸福陽江解碼》欄目,從生態環境、交通出行、醫療教育、平安法治、全域旅游等多個領域,多角度報道陽江的幸福所在,敬請讀者關注。


  漠陽江畔,江水粼粼、鳥飛魚躍;城區鄉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藍天白云,映襯美景,令人陶醉……近年來,一幅天藍、水碧、地綠、土凈的生態畫面正在漠陽大地呈現。

  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環境質量改善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陽江。如今,滿眼綠、空氣好、水質優,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態陽江最直觀的感受,生態文明建設讓城鄉居民幸福底色更亮了。

  “創森”讓群眾暢享綠色福利

  駐足金雞嶺森林公園大放雞山,極目遠眺,城市山林蔥郁濃密,公園、道路、樓宇與綠樹交相掩映。七月荷塘,花開娉婷。炎炎夏日里,到市區金山植物公園賞荷成為群眾的一件雅事……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2016年以來,圍繞“林蔭絲路名城、綠筑富美陽江”的建設目標,我市全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通過實施“森林提質、公園之城、生態綠廊、森林家園、綠美鄉村、生態文化”等六大主題行動,著力補短板、強優勢、增特色、擴潛力,取得顯著成效。

  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40項指標體系全部達標,森林總量穩步增加,布局漸趨合理,人民群眾的生態自信得到極大提升,“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居相依”的魅力正在陽江加速形成。

  我市緊密結合城市擴容提質,大力拓展市民綠色休閑空間,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鄉村公園等五級城鄉公園體系已基本成型。我市還打造了一批森林小鎮、森林村莊,基本實現入村有景觀路、村內有小公園、圍村有綠化帶、村邊有風景林的目標。此外,我市還充分利用“三舊改造”,拓展綠地空間,滿足“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休閑游憩需要。

  現在,我市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09%,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43平方米,由政府財政投資建設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以及各類城市公園、綠地、綠道均免費向公眾開放,最大限度地讓群眾享受森林城市建設成果。

  我市的創森成效已成為群眾人人共享的“綠色福利”。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聞得到花香、聽得到鳥語,已經成了陽江人日常的浪漫。

  “河長制”治出水清河暢

  沿著那龍河河畔的綠道行走,可見水面波光粼粼,白鷺沿著水面緩緩飛翔,呈現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和諧畫面。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河湖長制改革,經過多年實踐,不少昔日臭水河湖變清了,河湖面貌有了明顯改善。”市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道。

  為了實現河湖從“清”到“美”的提升,2017年起,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實施河湖專項清理整治,強化日常長效管理,通過推進畜禽整治專項行動,采取嚴格措施清拆禁養區養殖場以及整治限養區養殖場,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及污染源核查工作,積極推進完善城鎮污水管網設施以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措施,不斷推動我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我市河湖庫總數1003條(宗),共設河長總數1691個。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市4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穩定,達標率為100%。2021年上半年,我市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7.5%(7個),斷面達標比例為87.5%(7個),無劣Ⅴ類斷面。

  我市還以漠陽江、那龍河、丹江、豐頭河、濱海岸線及中小河流為主要載體,規劃建設922.2公里碧道。一條條綠道和碧道,不僅提高了兩岸防洪體系的能力,保護河道兩岸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實現水安全保障,還將當地人文特色和鄉情實際結合,打造特色悠閑步道、文化活動廣場等生活宜居活動場所,為河道沿線人民群眾提供一個休閑生活好去處。

  “藍天幸福感”溢出屏幕

  入夏以來,藍天白云常常刷屏陽江人朋友圈。澄澈通透的藍天飄浮著朵朵白云,與綠水青山碧海相互映襯,成就了陽江人引以為豪的“藍天幸福感”。

  老百姓直觀看到和感受到的是藍天白云美景和清新的空氣。在這背后,則是我市上下一心守護“陽江藍”的有力舉措和扎實成效。

  在打贏藍天保衛戰方面,我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推進港口船舶清潔能源清潔化改造和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深入開展工業爐窯和鍋爐污染綜合治理,加強面源污染管控,精準施策點面結合治理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涉及面廣,整治難度大。為做好大氣污染協調應對措施,我市健全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完善了陽江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擴散條件不利時,召開成員單位工作應對會議,及時采取聯合應對措施。

  2020年,我市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大氣質量考核目標。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51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居全省第5名。2021年上半年,我市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97.8%,全省排名第二,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