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我市深入推進林長制,全面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2708株古樹名木守護“綠色鄉愁”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張影 時間:2025-04-11 09:53 【字體: 】 瀏覽量:-

  春日午后,在陽西縣程村鎮坡尾村委會站背村古樹公園里,20多棵“高齡”白臘荔枝樹枝繁葉茂、形態各異,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投下細碎的光斑,映在樹下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暖意融融。

  這里曾是老一輩村民幼時的天然樂園,承載著他們無盡綿長的回憶。“從小我們就在樹下玩耍,現在我們老了,這些樹依舊蒼翠。”近日,記者走進站背村古樹公園,提起這些古樹,老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打開了話匣子。

  “這些古樹已經有300多年樹齡了。”70歲的村民鄭澤秋告訴記者,園中古荔是清朝康熙年間國子監學生鄭錦龍奉旨栽種。據站背村鄭氏族譜所載,鄭錦龍出生于站背村,在清康熙年間高中進士,后任福建江南督運府府官。康熙微服私訪到督府時,鄭錦龍獻上時之珍果——白臘荔枝供康熙品嘗。后康熙下旨令其廣植荔枝,鄭錦龍即命兒子從福建船運果苗回鄉,在村中種植,建造荔園。

  “這些古樹,是我們的寶貝。經過不斷地進行科普宣傳教育,如今村民都會自覺、自發地守護古樹。”坡尾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級林長謝紹歐介紹,在坡尾村,人人都是“護林員”,時常查看古樹生長情況,發現古樹出現斷枝,會立馬與村干部聯系;遇到有人傷害古樹,會立馬制止。

  然而,縱然有村民們的愛護,經歷了數百年風霜的古樹還是顯出了自己的脆弱。近年來,陽西縣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以科技之力守護這些綠色瑰寶。

  “這棵古樹原來出現了空洞的情況,為防止病蟲害入侵,技術人員為其做了修補。”陽西縣林業局副局長、林長辦副主任葉志堅介紹,林業部門會定期巡查,“一樹一策”精心守護,對古樹名木實施土壤改良、營養液補充、寄生物清除、病蟲害防治、樹體支撐加固等一系列復壯工作。

  為把這些古樹照顧好,陽西花了不少心思。 

  這兩年,陽西依托站背村的資源稟賦,打造了古樹公園,配套了涼亭、休閑臺凳等設施,并對公園周邊房屋外立面進行改造。“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投入,進一步提升公園環境。”葉志堅表示,古樹公園提升以古樹保護與修復為核心,旨在將公園打造成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科學宣教于一體的多元化文體休憩綠地。

  同時,程村鎮還打造了綠美生態公園、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以及獅子嶺山地公園等。古樹公園與這些點相互聯動,為古樹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更強的生命力。

  站背村的古荔枝樹保護是我市古樹名木保護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以深入推進林長制為契機,全面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通過簽訂責任書落實古樹名木保護責任、加強古樹名木資源動態管理、建立古樹名木分級保護巡查制度等系列舉措,讓一株株古樹名木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目前,全市共有古樹名木2708株,古樹群8個,實現“一樹一檔”,已全部錄入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實施動態管理,開展掛牌保護,掛牌率達100%。古樹名木保護責任書簽訂率達100%。全市21株一級古樹名木還實現視頻監控。

  古樹名木,作為自然界的瑰寶和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豐富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內涵。為更好地保護古樹名木,今年3月15日,我國正式實施《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

  “《條例》的出臺,為古樹名木的保護提供了更為具體、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據。”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科長陳成勛表示,接下來將加強科普宣傳,切實提高公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舉辦專題培訓,提升古樹名木管護能力;加強巡查力度,確保古樹名木健康生長。

  夕陽西下,古荔枝樹的影子越拉越長。它們靜默地佇立在那里,像慈祥的長者,見證著歲月的流逝,記載著村莊的變遷,守護著代代相傳的故事,讓綠色鄉愁“有枝可依”。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