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陽江市物聯網發展行動計劃》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科工信局反映。
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5月8日
陽江市物聯網發展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物聯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粵府辦〔2013〕51號)和《關于印發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智慧廣東的實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粵經信信息〔2011〕900號)文件精神,加快我市物聯網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統籌規劃、分類推進的原則,依托主要城區和產業園區,通過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項目試點示范帶動,促進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物聯網產業,推動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及產品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推廣和集成應用,實現經濟社會運行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智慧陽江。
(二)發展目標
力爭用3至5年時間,利用我市電信運營商的技術和服務優勢,發展城市物聯網,提升城市生活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企業信息化應用程度,建成我市物聯網示范區。積極培育1—2家在全市具有影響力的系統集成企業、自主創新的物聯網企業,扶持一批具有創新商業模式的物聯網運營和服務企業,打造包括產品研發與生產、軟件開發、集成服務、系統運營與應用服務的物聯網產業鏈。在工業、農業、商貿、市政和民生服務等經濟社會重要領域建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智慧城市”建設在我市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物聯網基礎設施
加快下一代網絡(NGN)建設,部署新一代互聯網(IPV6)建設,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網絡基礎支撐。大力發展第三代無線通信網(3G)和新一代移動通信(LTE、4G等)網絡,加快推進無線局域網(WLAN,包括WiFi等)在重點區域和公共場所的部署,優化提升光纖寬帶網絡,建設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加快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深入推進三網融合,推動數字家庭發展。〔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住房規劃建設局、市文廣新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中國電信陽江分公司、中國移動陽江分公司、中國聯通陽江分公司〕
(二)建設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加快物聯網公共支撐平臺建設,支持電信運營商、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等參與我市云計算平臺建設,發展公共云計算基礎服務。完善電子政務網絡基礎設施,構建市政務云計算中心,提供按需申請、彈性服務的信息基礎服務資源,并為市民和企事業單位提供部分公有云服務,促進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通過統一的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管理和監控,形成支撐物聯網應用的基礎網絡體系。(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政管辦、市電子政務辦)
(三)深化智慧城市普及應用
加快物聯網技術在城市建設各領域的普及應用,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和民眾智慧生活品質。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需求為導向,支持電信運營商、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等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注重示范引領,重點推進“平安陽江”、“數字城管”、“無線電力抄表”、“工商e通”、“物流管理”、“車輛定位”、“無線POS”、“位置通”、“翼機通”、“漠陽通”等示范工程建設,強化應用集成與業務協同。推廣信息化應用規模,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智慧化水平。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向街道社區延伸,開展智慧社區試點,提升社區智慧應用水平。推廣智慧社區便民服務,深化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慧菜籃、互動電視等智慧應用,推動水電、燃氣等家庭能源物聯網監控節能。〔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中國電信陽江分公司、中國移動陽江分公司、中國聯通陽江分公司〕
(四)推進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
做好示范應用工程,促進經濟快速轉型發展。以提高重點產業的資源利用率和運營效率為目標,將物聯網技術逐步滲透融入到我市相關支柱產業各個環節,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建設智能生產、運營、管理等示范工程。
1. 深化工業生產領域物聯網應用。促進工業生產智能化和銷售網絡信息化建設,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在五金制造、裝備制造等領域重點選擇2-3個企業率先示范,突破感知制造業發展瓶頸,支持建設陽江市國家五金刀剪標準技術信息中心,推進物聯網服務業發展。大力支持信息化園區建設,對園區進行光纜覆蓋、無線網絡覆蓋和網上平臺建設、支撐。支持電信運營商根據企業需求,量身制定信息化解決方案,通過“翼機通”、“企業彩云”、企業資源管理軟件等多種信息化產品,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拓展銷售市場,提升企業效益。〔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質監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中國電信陽江分公司、中國移動陽江分公司、中國聯通陽江分公司〕
2. 推進農漁業生產領域物聯網應用。在養殖、食品加工業范圍內選擇2-3個龍頭企業,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種植、養殖、監管溯源、農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示范應用,實現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智能化。積極參與省農產品物聯網監管溯源體系建設,利用省農村特色產品信息化溯源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食品安全供應鏈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加快農村光纖寬帶網絡和無線寬帶網絡規劃建設,提升城鄉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繼續實施“信息興農”工程,借助傳感網絡技術,完善綜合信息服務站、信息化體驗點和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構建農業農村信息采集、處理、管理、決策智能信息系統。(責任單位:市農林局、市海洋漁業局、市財政局、市科工信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中國電信陽江分公司、中國移動陽江分公司、中國聯通陽江分公司)
3. 加快商貿服務領域物聯網應用。利用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識別、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設備,開發和實施商貿流通產業物品流轉、庫存管理、消防管理、停車誘導等方面的應用系統。以陽江國際五金刀剪商貿城為典型示范應用企業,支持打造我市五刀剪商貿流通業綜合信息平臺,實現智能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樹立商貿流通品牌。結合“廣貨網上行”活動,開展商貿物聯網應用,發展智慧商務。支持我市運營企業為部分公交車、出租車、零售商戶安裝“嶺南通.漠江通”、“GPS車輛定位/調度”、“漠陽通”等,繁榮商貿流通,便捷市民生活,提高城市品位,提升陽江城市綜合競爭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科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工商局、人行陽江市中心支行)
4. 加快政府公共服務智能化。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管理等新技術整合改造重大電子政務外網和便民服務系統,重點提升“陽江網上辦事大廳”、“市12345綜合服務熱線統一話務平臺”等綜合政務信息平臺服務能力。通過視頻監控、道路監控、電梯監控和一卡通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城市公共監控平臺,重點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等交通安全運營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聯動公安、路政、消防、應急管理等部門,重點實施城市消防、道路搶險、應急救援等工程,積極推進“平安陽江”建設。(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政管辦、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公安消防局、市應急辦、市電子政務辦)
5. 推動物聯網在社會民生服務領域應用。發展智慧民生服務,支持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重點開展“陽江教育視頻網”、“校校通”、“班班通”、“中小學多媒體互動教研教學平臺”等信息化應用。完善醫療衛生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建立“衛生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推進基于物聯網的健康檢測與實時監護、統一預約掛號、雙向轉診、食品藥品監管等示范應用,大力發展面向農村基層及邊遠地區的遠程診療系統。推進養老機構、社區、家政、醫療護理機構協同信息服務。加快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社會保障卡”和“居民健康卡”功能對接、信息共享、應用整合。拓展移動支付及IC卡小額金融支付應用,大力推進金融IC卡、“漠陽通”卡等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一卡多應用。發展智慧旅游,建設“陽江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推進一批數字化景區建設,提供景區介紹、吃、住、路況、娛樂項目、優惠、投訴反饋等項目的信息,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市旅游外僑局、人行陽江市中心支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由市科工信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參與,建立物聯網發展協調機制。抓緊研究制訂推進物聯網發展的規劃與政策,加強全市物聯網發展宏觀指導,推進相關政策措施的組織實施,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市、縣溝通工作機制,不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檢查工作進度,落實工作計劃。積極落實省物聯網發展戰略部署,在省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的指導下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責任單位: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實施扶持政策
充分利用現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產業發展、產學研、技術改造等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物聯網發展,鼓勵社會對物聯網相關產業投資。研究制定我市包括財稅、土地、招商引資、人才等方面的物聯網發展扶持政策。在財政資金安排上重點在物聯網規劃、平臺建設、應用示范、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省有關部門對物聯網發展的重大專項支持,在符合用地政策的前提下,優先安排物聯網產業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市住房規劃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三)強化人才培養
積極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我市進行物聯網成果轉化或創辦物聯網成長型企業。對掌握核心技術的專業人才、高層管理人員及復合型人才等物聯網高端人才在戶籍、稅收、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建立研發和產業集聚帶動人才集聚的機制,擴大對外開發和交流,引進技術和創業團隊,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配套企業來我市共謀發展。(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
(四)優化發展環境
加強政策規劃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宣傳省、市發展物聯網的政策和措施,通過新聞媒體等媒介、專家講座等形式廣泛普及物聯網知識,營造物聯網發展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中介服務體系,積極搭建產業服務平臺,為物聯網企業提供便捷高效服務。拓寬投融資服務渠道,積極引導民間資金投向物聯網產業,創造有利于物聯網發展的投融資環境。(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新局)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